2016年9月3日,2016级本科生、研究生新生2000余人将在东校区报到入校。为更好的保障新生暑期安全、迎新日和迎新周的校园良好秩序,学校保卫处树立校园“大平安”工作理念,创新安全教育模式,构建组织协同工作机制,形成协同工作合力,全力保障校园平安。
一、迎新日实行校园交通临时管制和校区划片网格管理,全力保障校园良好秩序
1.实行校园东校区交通管制。为保证校园安全和现场秩序,在新生报到当天东校区实施临时校园交通管制。9月3日7:30—17:30,新生报到期间,东校区西门禁止机动车通行;送学生报到的车辆禁止入校,学生及家长须步行进入校园。进校机动车须凭校内车证从东门或小南门出入学校;低速行驶,主动避让行人,禁止鸣笛;新生报到结束后恢复正常。引导和鼓励新生报到当天各位教职工、同学及学生家长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到校,不要自驾车,以缓解学校周边及校园内交通压力。
2.对新生报到期间校园迎新区域进行统一划分,网格管理。新生报到当日,所有迎新手续办理均在体育馆二层进行一站式办理。鼓励新生自行办理报到手续,体育馆进出通道将分为进口和出口,进口为学生创业中心东侧楼梯,出口为水房对面东侧楼梯,原则上只允许新生进入。所有商业活动限定在操场内,社团活动展示集中在文化广场,学校和院系风采展示集中在林荫道,新生行李领取在体育馆一层北侧。禁止未经批准在校园内经商摆摊设点、散发广告等;禁止货运三轮车在校内进行有偿服务。
3.保卫处干部,全员下沉,靠前值守;校园大门出入口和各宿舍楼宇,一人一地;校园内保安队加强重点部位巡逻,全力保障校园安全秩序。
二、“互联网+安全教育学习平台”
为提前介入新生安全教育工作,增强新生安全防范意识,提升新生安全防范技巧,创新安全教育模式,今年我校保卫处为全体大一新生引进开设“互联网+安全教育移动学习平台”。在新生入学前,提供一套48门“安全微课”组成的“互联网+新生安全教育前置”课程。该学习平台采用移动交互式学习方式,内容涵盖财物盗窃、电信诈骗预防、交通出行、消防安全等,得到学生及家长的高度认可。
“互联网+新生安全教育前置”内容短小精悍,逻辑性强,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自主学习。“安全微课”采用视频、动画、图文、游戏交互、案例讲解等多种学生喜欢的形式,有效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。通过网络安全教育学习平台,学校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安全学习动态,打破安全关注“真空期”,大大提升新生的安全意识,弥补了以往新生入学前安全保护和安全教育的缺位。目前,我校大多数新生已登录该平台完成安全教育学习考试,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。
三、线上线下结合,微信推送、发放安全手册和制作安全展板,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
1.线上发挥移动网络工具的优势,利用保卫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“平安北外”,开展新生安全教育。“微信生活,微信文化”正在大学校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但与此同时,社会上的网络电信诈骗形势也越来月严峻。由于今年所有大一新生入校前就已经关注了“平安北外”,所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安全教育,提高安全教育实效性,成为学校保卫处思考的新问题。今年新生入校前,“平安北外”结合社会电信网络诈骗的热点事件,集中开展电信诈骗安全宣传教育,起到良好效果。
2.线下发放安全手册。为配合各院系做好新生入学安全教育工作,保卫处为全体2016级新生(含本科、研究生)每人准备了《大学生安全知识手册》和《拒绝邪教》二本大学生安全教育手册。该书针对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,给出了正确的防范和处置办法。
3.精心制作安全展板。宿舍是学生出行最密集且时间展具最大的区域。因此,保卫处联合宿舍管理中心,加强宿舍管理,有效利用重点区域,为每个宿舍楼制作“安全警示”展板,普及安全知识,提高安全意识。随着各学生公寓装修工程的完工,将进一步加强宿舍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。
四、积极开展不同规模的“新生入学安全教育”
新生入学时期的宣传教育具有集中性和显著性的特点。抓住这个时间,对学生集中进行安全宣传教育是学校保卫处的惯例。9月5-9日,新生入校报到后的第一周,保卫处干部抓住这段“大学生安全教育黄金周”,深入院系,进行不同规模不同主题的宣讲教育和专题报告会,受教育群体包括全体大一新生、研究生新生、继续教育学院和英语学院国际班新生,人数达3000人次。
宣讲教育和报告抓住学生比较重视的,以往发生在学校校园里的各类安全典型案例。案例总是最具有说服力的。通过案例的案发监控视频、图片和事件过程,吸引广大新生的关注度和兴趣点,有效提高新生对财物被盗、电信诈骗、交通安全和防火安全等各类校园常发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。
截止9月11日,校园秩序良好,无异常情况发生。
(保卫处 李勇)